莆田90.8万彩礼“骗婚”事件——法律该如何维护婚姻底线
近日,福建莆田一起因彩礼引发的事件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。一小伙历经艰辛,凑齐90.8万彩礼将新娘娶进家门,本是幸福生活的开端,可现实却如同一出荒诞剧。婚后不久,新娘便携彩礼“人间蒸发”。无奈之下,小伙在女方家门口拉起白底黑字的横幅,控诉“骗婚不退彩礼”,试图以此讨回公道。
事件曝光后,引发网友们热烈讨论。有人指责女方的行为太过分,把婚姻当成敛财工具;也有人为小伙感到惋惜,辛苦攒下的钱,打了水漂。女方面对舆论压力时,也曾出面回应,称因小伙有一些让她无法接受的”癖好“才选择离开。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大众认可,毕竟从常理来看,即便男方存在问题,也不能成为女方拿走巨额彩礼并拒绝沟通、拒绝退还彩礼的理由。
这起事件中,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便是彩礼能否要回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婚姻家庭编的解释(一)规定,以下三种情形,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,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:(1)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;(2)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;(3)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。这起案例中,双方仅仅举办了婚礼,并未领取结婚证。从法律层面来看,他们并不存在合法的婚姻关系。这种情况下,小伙要求返还彩礼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第一种情形的。
广东婚姻家事律师,林冰律师和谭志鹏律师表示,适用前款第二项、第三项的规定,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。在实际案例中,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,比如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长短、彩礼使用情况、双方过错程度等。像莆田小伙这情况,由于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且共同生活时间极短,彩礼大概率是需要返还的,但具体返还的比例则需要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定。
最后,这事件不仅仅是一个家庭悲剧,它也反映出当下社会在婚姻彩礼问题上存在的诸多乱象。高额彩礼不仅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,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。我们在面对婚姻时,应该多一些真诚和理性,少一些物质和算计。